反身而誠,存有謙卑:《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閱讀心得

在我打落落長的心得之前,我想先摘錄書末的一段話,當作一個小結。

「我們大腦的社會感受力有其局限,曉得這點,並不總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克服這些局限而更理解其他人。有時人類的聰慧智性,最棒的是在於它還存著一絲謙卑,知道別人的心思有更多部分超越我們所能想像。」

這本書所說的總結了我對於一些時事以及我這大半年來更深入觀察政府的一些心得、自省和自我警惕。

一、「我是人」:請別忽略或漠視別人的心智

在一些集會遊行場合中,能看見:「我是人,我XX」的標語(尤其是反核場所)。
持反對意見者有時會因此感到不適和不悅--這難道在說咱們不是人嗎?
我不確定當初使用這樣的標語原因為何,但我想到的是:金恩博士在被刺殺時參與的罷工活動口號--「我是人。」


在我出生年代(誤)加州州警仍將涉及年輕黑人的犯罪稱作NHI(No Humans Involved),因此我認為「我是人」一句強調的是:請別忘記你們和我們一樣擁有能力與經驗大致相同的心智。

如同書中所言:「我們一旦認為別人缺乏理性思考、自由選擇或者感受的能力,就會認為那個人算不上是人。」

不管是網路上的爭論乃至勞資糾紛、族群歧視,有時我們認為「莫名其妙」的對待,就來自於這樣的念頭(關於去人性化的部份,請參考《路西法效應》一書)。
抹殺人性的本質,就是沒有認知到別人同樣擁有完全的人類心智。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教會》這電影,或本書提到的「站熊」的例子。


在這兩個例子中,都是認為原住民族比較沒文化,乃至沒有完全心智,並不是「人」。在當時他們還需要想辦法「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心智,現在看來不免覺得莫名…但是,我們是否依然重蹈覆轍呢?

在進到下個part之前,我想特別提「次等心智」效應:當我們未與其他人的心智相連結,就容易犯下覺得別人「沒腦袋」的錯誤。

以我們現在常提到且重視的自由意志來看,研究顯示: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意志(整體來說會認為他人的心智較自己低一等),當然這種「次等心智」的效應並不是只表現在此。


相較於內團體,我們通常也認為外團體成員比較缺乏體驗複雜情感的能力,此書中提到來自非洲傳統的Ubuntu概念:「人因為對待別人的方式而成其為人」。


或許我們都不是什麼「邪惡」的人,但在特定情境下也會與別人心智脫鉤,從而把他人視為沒腦的次等個體,因此對他們漠不關心或攻擊而喪失了自己的人性。
(關於情境的影響,也請參考《路西法效應》)


二、鏡片問題:超脫自我觀點

如果是跟我一樣至少經歷過普通心理學荼毒(誤)的人,應該都聽過皮亞傑這號人物。


皮亞傑透過實驗與研究發現兒童比成人更自我中心,今日的心理學家修正了皮亞傑認為發展變化代表一種徹底轉變的說法,認為成人不會徹底擺脫兒時本能,只是用更細心、具反思性的思考取代。

這個反射出的是一種「脖子問題」:自我中心的特色,高估自己的重要性。懷有自我中心的心態,表示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也特別敏感,攬在自己身上的責任也超出合理範圍。

作者與其夥伴針對699個哈佛企管碩士學生進行實驗,從實驗中發現過度兜攬責任的幅度隨著團體規模增大而提高(我想這個部份經歷過這麼多小組報告的我們應該也有所感吧),在這個實驗中,四人以下的團體看起來相對合理(能建議一下學校嗎…還有辦活動也可以思考到這點)。

有時候覺得沒有獲得足夠的肯定,或是認為別人必定在議論你、針對你,其實很有可能只是腦中自我中心傾向的結果。

前面提到的皮亞傑大大認為認知到自己的觀點,可以讓人從這種過度自我中心的觀點中解放出來,但是,先別管書名的社會理解層面了,我們對自己的心智有足夠了解嗎?

我想這本書跟《路西法效應》最震撼我的就是:當我仔細去思考,會反省到對自己並沒有足夠了解。我受情境的影響有多大?我秉持著怎樣的想法而做出怎樣的行為?

回到這個part的主題名:鏡片問題。

我們時常是戴著自己的專屬鏡片在看事情,這個鏡片可能受到個人知識、經驗、態度等所影響著。鏡片問題帶來的後果便是觀點不同時認定是他人有所偏頗,乃至認定別人會和自己用相同方式解讀世界,這並不是一種蓄意,而是壓根沒發現自己受到自己戴的鏡片影響。

我以前曾在自己的網誌打過我不認為有真正的「沒有立場」這件事情,我並沒有要否決「中立」的意思,而是表達即便「中立」其實也是一種立場。關於「理性中立」我在以前的貼文也曾經提及,在此先不贅述。

提到鏡片問題,我們現在時常面對的可能是一種叫做「專門知識」的濾鏡。在《非理性的人》當中曾經提到「專業缺陷」,心理學有種說法叫做「知識的詛咒」。


專業知識可以讓我們注意到新手、圈外人(?)不容易發現的細節,但同時也會造成專注在細節而忽略整體,因此也就很難理解新手與旁人的觀點。


這點在食藥署身上大概可見一二。


食藥署在食用油事件的說法,某部份來說我是可以理解跟接受的,但是沒有專業知識的民眾可能更希望得到的是肯定與保障。在一開始危機溝通立足點上就失敗的情況來說,接下來自然是兵敗如山倒。


又如「小心燙口」標示背後的小故事。

在上述的敘述中能夠知道,理論上要「明白」別人怎麼想、別人怎麼看,必須透過跟別人一樣的鏡片來看。因為別人對自己的了解應該不如你自己,而旁人對專業領域的了解也不如擁有專業知識者。

但是問題來了,讓我們重新回顧本書的書名:《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
對啊,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理論上要「穿著別人的鞋子」,將心比心,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經常誤解人心?


三、想必你是這樣想:「以為」是最危險的曖昧

將心比心,將我心比你心,其實這個還是透過自己的感官經驗和推論去投射出來的結果。儘管這種推論是很良好的本能,但是也是會有出錯的時刻。

為什麼說是推論?今天看到一個人踢到桌子大叫甚至罵髒話、眼角有淚,我們可能會認為他真的挺痛的,而不是猜測這個狀況應該是,他剛剛接到一通讓他心情不好的電話又不小心踢到桌子。

為什麼?因為我們個人經驗中有這樣的經驗(踢到東西很痛),看到對方的行為與反應便會以自己的經驗去推論。

專精知識的問題是其中一種典型狀況,但現在我們面對的可能更多是關於社群網站的問題。

我們會將自己的心智投射到別人身上,但是其幅度會因為情境和對象而有差別。
當我們對別人所知越少,就會腦補更多──也就是說鏡片問題也會變得比較嚴重。
透過當面的對談或是語音交談,能聽出語氣的不同,當然在面對面對談中還有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指標,在我們的溝通當中,內容固然重要,但是我們說話的方式更是一大重點。


「唉呀!你好棒喔!」這樣一句話,在現實中各位可以從我的語氣較為精準地判斷
我是真的在稱讚還是在諷刺,但是在FB、twitter、plurk等地方並沒有辦法看到對方表情(或許就是這樣聊天軟體才要有貼圖跟表情)。
我們傳遞了想要表達的內容,但是我們原生自帶的細膩表達方式卻無法一起被傳遞,造成模稜兩可的灰色空間,閱聽人的解讀也更容易受到自我中心的詮釋影響。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別人的心智一旦無法得知,你想像出來的那個心智其實深深奠基於你自己的心智上。」但我們往往沒有察覺到這點。

儘管我們知道沒有實際上體驗過他人處境,不要妄加評斷,但卻容易犯下同樣的錯誤。書中的這段話我認為解釋了一些政府官員需要思考並面對的事情,當然,在一個班級、組織中擔任裁決者的人,或者甚至可以推展到所有需要做決定的人也應思考:

要克服鏡片問題,就必須真正身在那個觀點中,
或者直接聆聽經歷過那種觀點的人敘述他們的經驗。
裁決者恐怕必須實際體驗自己審酌的措施,才有可能提出正確的評估。

隨著我們對他人所知越多,了解對方的工具就會跟著改變。

然而根據研究顯示,當得知一個人屬於和自己不同的群體,就會放下自我中心的傾向,而改採刻板印象去推論對方的心智。

刻板印象的優點在於點出差異,但問題就在於它擴大了這個差異性而大大忽略了共相(但並不表示原先不存在差異喔)。


有一個實驗的結果顯示了我們若對某人認知有限,就較容易用刻板印象式的知識(從這個人屬性相關資料腦補),但當我們進一步對他有所認識,這種知識很快就被他實際行為取代。


所以古人告誡人們要「聽其言,觀其行」,就是這種策略。

問題來了,單純透過行為去觀察也會誤將對方的背後心智運作簡化(書中有許多實驗例子可參考,但想想諜報片、宮鬥片或許也能略有所感)。

四、保有謙卑:知道自己不足


看到這邊不免覺得有點感傷。


怎麼每個機制都有缺點呢?那我們怎麼知道別人想什麼?


不管是卡內基的「溝通與人際關係的神奇處方」,或者我們時常聽到的「將心比心」都是透過「角色取替」,其好處是結合了自我中心跟刻板印象這些直覺工具,
以期獲得雙方的最大利處,但若不能正確想像或是掌握他人的觀點,反而可能引來更多的誤解。


在實驗中得到了一個結果:「角色取替」誇大了群體間的感受差異,增加不信任並強化自私自利。畢竟:群體是以差異界定出來的,刻板印象會誇大群體間差異,以此考量另一方觀點,誤解就會被強化。

但這種策略也不是毫無助益,我們理解到他人的觀點可能與自己不同,而儘管我們認為自己小心考量對方觀點,但並不表示我們能夠真正「正確」地考量,或許在某些情境也能少掉一些自覺「真心換絕情」的感傷了。

既然這樣猜測不一定準確,可能會想到的就是「那我就直接問嘛」也就是「觀點取得」。


在實驗中「觀點取得」比「角色取替」確實有效得多,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能確定真的問清楚了嗎?我們真的聽明白了嗎?

對方表示的話語可能並不明確,此外每一個想法都要公開展示也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講了這麼多,那到底該怎麼做?

還記得開頭我分享的那句話嗎?

我們的大腦真的很神奇,讓我們擁有這樣的認知能力
──但也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但當我們知道了長處與不足,並因此多幾分警惕跟謙卑
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收獲。

在我截至目前為止的大學生涯中,很慶幸修了兩門對我影響深遠的課程:蘇星宇老師的「易經與人生」和林益仁老師的「南島民族與文化變遷」,雖然我修課時的表現可能都普普通通(笑),但是在這兩門課程中所學到的、所經歷的,都幫助我在看待事情以及運用我的專業知識時,能去檢視自己,更戒慎小心,並且懂得坦承自己的錯誤。

在看過這些書籍後也給予了相關的專業知識讓我更明白背後機制。
不是自我設限,而是學會謙卑地明白我們的先天局限以及可能的不足處。

我們大腦的社會感受力有其局限,曉得這點,
並不總是意味著我們可以克服這些局限而更理解其他人。
有時人類的聰慧智性,最棒的是在於它還存著一絲謙卑,
知道別人的心思有更多部分超越我們所能想像。

Published b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