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承諾》讀書筆記:政治的意義是自由,政治是行動的生活

當大家在臉書發表不同想法,其實我老是跟不上大家的步伐,還在慢好多拍的思考著「國家」如何形成,思考著「權力」怎麼形成,想著「政治」是什麼,想著集體智慧如何實踐以及其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

《政治的承諾》這本書又被我放在床邊書櫃上,於是就一邊想著我自己的困惑,一邊重新閱讀這本書。書名或許也小小的諷刺了一番。

正式寫《政治的承諾》讀書筆記前我也會先寫寫關於我的困惑。

OUTLINE

一、Before 讀書筆記 [很長的前言]
(一)、國家的形成
(二)、關於權力與服從
(三)、關於群眾智慧

二、讀書筆記
(一)、政治哲學
(二)、對立與斷裂
(三)、行動


一、Before 讀書筆記

(一)、國家的形成

我剛開始想到這個問題,有個疑問,一個人的出生地無法被自己選擇,那麼為什麼這個人被要求要對這個地方的政府管理與認同?如果背後沒有更詳細的機制解釋,不免變成蠻橫而過度無理的情感訴求。

國家是什麼?

Aristotle認為國家是「村落和家庭的聯合,其目的在達到完美自足的生活」
在這當中,Aristotle陳述了國家的形態與目的。

Hegel認為國家是「展現最高的理性」,呈現了國家的行為與狀態;
Weber認為國家是「合法掌握暴力的機器」,陳述了國家的權力與衝突。

在目前歷史所講到的各國的歷史,可以看見多有部落社會的存在過,「國家化」其實也就意味著「去部落化」,而這個部分是否像是Huntington在《第三波》中對民主化的想法一樣,會面臨Political decay與「逆襲」也是一個問題。

通常關於國家的形成起源,會用下列幾種說法:

1.  社會契約說
雖然理論上的契約不完全是這個意思,但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去看,國家提供公共服務以 「換取」 公民自由權,這是一種具有誘因的說法。

長時間來看自然有其道理,但在初始,人民自由的損失相較來說就比較大
雖然誘因扣準了人性中追求利益的本能,
但是就如同前述的,在剛開始如何能夠看見確實有這樣的「誘因」?

社會契約像是一種達成手段,但是本身並不具備充足的動力。

2. 人口密集說

人口學家William Domhoff認為人口增加和密集是技術革新的主要動力,也造成專業分工,糧食的剩餘則使得階級分化,這兩項就促成了國家的形成。

階級與分工是目前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必要條件,但也存在著「低盪平衡」的可能,
生產增加、階級分化是否僅起因於經濟因素仍有待討論,但人口密集是一個中間變數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只是不能確定是否是核心原因。

3. 戰爭說
戰爭帶來衝擊與破壞,也有勝負,勝方建立階級制度施行統治或者被侵略者捍衛土地而需要有系統的統治,都會形成階級分化。

4. 地理規限說
人類學家Robert Carneiro認為戰爭是必要條件,但仍然不夠,因為交通發達的地方,敗者只需逃逸,勝負雙方未必需要立國;地形過於破碎的地方資源不夠,難以建國。

也就是說除了戰爭與人口密集,還有地理規限:同時兼具足夠廣大肥沃以及四面有圍困(自然環境or別的部族),內部才會產生階級制度,邁向國家化。

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作者綜合各個理論:首先必須資源豐富,生產盈餘技術才會進步;接下來,族群規模要夠大,允許專業分工和供養菁英階層。再來,族群必須被環境束縛, 無路可逃、人口密度增大,最後因戰爭使人民放棄自由,而偉大的領袖(「神授」的、有魅力的)則是一種代替,進行號召與領導。

無論哪種說法都在解釋各種可能性,但也未能呼應「為什麼」。


為什麼人們願意或是應該付出一部分的自由,成為一個國家的「國民」?
又為什麼會因地緣或血緣決定了一個人必須「忠誠」的國家?
為什麼一大片土地上就只能有這個國家?為什麼一個縣市不是一個國家?

(二)、關於權力與服從

關於權力與服從,最知名的就是Milgram experiment,心理學常提到。

權力的生成與服從的需求,可以從不同面向探討,但我個人特別喜歡參考心理學的書籍/文章…

是什麼讓我們擁有這樣的服從意願?

我個人很喜歡佛洛姆的解釋與看法。(或許是因為我太早接觸他的說法XD)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為什麼擁有判斷能力的人們甘願放棄「自由」接受權力的轄治?人為什麼逃避自由?


在過去的世界中,許多人們甘願做奴僕、被統治,而在現在的世界中,許多願意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剝削者。

《逃避自由》中就講了這樣的一個過程。


人脫離了封建領主枷鎖的同時(此處封建指的是西方封建),亦失去了封建社會對個人的生活保障、生活的「舒適圈」。一個自由的人在獲得自由的同時,也需要「一個人」去承擔責任。沒有了封建領主支配工作與命運,找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情
於是在資本社會中,人變成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另類資產,我們用另外的形式去讓自己繼續地不自由,減少自己承擔的不適感。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跟著社會的選擇,人在社會中孤獨害怕,因此逃避自由(社會的選擇是對的嗎?歡迎觀賞《楢山節考》這部震撼感十足的電影),佛洛姆覺得,這樣逃避自由只是因為大家沒搞懂自己跟社會的關係,縱使人人喊著自由的口號,但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又如何自由。只要願意且去獨立思考、承擔責任,重獲自由便易如反掌。


要講這個部分原因在於想要探討「民主」這件事情。


為什麼說政治的意義是自由?因為民主只是一種手段,自由才是核心。法西斯主義便是企圖讓個人服從外在的目標,減弱個人的發展;民主制度的理想則是給予一種條件、一個環境,盡量讓人充分發展個人(當然,在我們的「民主社會」中,依然在不同地方存在法西斯的精神,就像我們不用真的蓋起一個圓形監獄,卻四處可見「圓形監獄」。)

(三)、關於群眾智慧

提到民主,很多人會想到的就是「民主不是民粹」,實際接觸政府相關業務,有時候也不禁有點苦惱:「政治業務」到底是「專業」還是「業餘」的呢?


我高中時甚喜Said的知識份子論,而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思考點。但在這我想暫時先放下這個討論,先回歸到「群眾智慧」這件事(畢竟這是我在青顧團大會上有跟院長、政委、發言人、部長分享到的)。

《紐約客》雜誌的專欄作家James Surowiecki有本很有名的書--《群眾的智慧:如何讓整個世界成為你的智囊團》,這本書中提到,如果能集結到一群具備不同程度知識與見解的人,將重要的棘手問題交給他們去處理,或許能強過交到少數聰明人手中,而要利用群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須符合四個條件:

一、意見真正的多樣性
二、獨立意見(所以它們之間沒有相關性)
三、經驗權力下放
四、意見聚集的適當機制

前天看到了一本書:《破解團體迷思》,書中提到了一些團體決策的迷思、問題,以及作者提供的建議。


是的,有時候我們的團體、社會存在著這樣的團體迷思:
一、無法糾正錯誤,反而放大錯誤
二、盲目從眾,讓團隊深陷「模仿效應」
三、團體極化,大家採取比原先更極端的立場
四、只把焦點放在「每個人都知道的事」,而忽略少數人知道的關鍵資訊

無論是帶領團隊,或是凝聚公共政策,我認為都非常適合閱讀此書。誠如前陣子我的個人社群媒體提到的,我們正面臨碰撞。碰撞未必不好,但是已經到了該思考與解決的時候了。


二、讀書筆記

(一)、政治哲學

讓我們先看看Polis這個字。現在有個很酷的平台正是以此命名,那polis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字原先是希臘文的「城邦」,後來也引申有公民權的含意。


Hannah Arendt先告訴我們政治哲學這樣的傳統,也就是說在以前哲學是積極參與政治的(稍晚在解釋這句話意思),在這邊必須先定義一下Hannah Arendt所謂的「政治」:

試圖將言說與行動連結、合一,並將自由與創始、自發性連結

(接下來在「對立與斷裂」段落會再講講政治和哲學。)

蘇格拉底努力要傳達的是,與他人共處始於與自我共處,他的教旨在於:
如有知道如何與自我同在的人,才適於和他人共同生活

自我是唯一我無法與之脫離的人,因此「與全世界人不合遠勝過於做為一個與自己不相一致的存在者。」


這樣的觀念告訴我們:「我」不只向他人顯現,也向自我顯現
這個可能性和政治有最大的關聯。
如果我們了解,城邦(在希臘人的理解裡)是一個公共政治領域,人在這個領域中獲得全部的人性,即做為人的充份現實,不只因為他們存在,也因為他們顯現
即使是在獨處的時候,也不是完全一個人,我們能夠、也必須向自己證明自己的現實。


儘管Sheldon Wolin曾經批評過Hannah Arendt以古希臘城邦為分析起點,完全忽略了現代主權國家的論述,但是書中對於政治哲學的探究與分析還是滿有趣的。

(二)、對立與斷裂

蘇格拉底被判刑、亞里斯多德被流放,哲學於是漸漸自政治(公共事務)抽離。

自此開始了一種斷裂:「思想的生活」(哲學)與「行動的生活」(政治)。這種割裂代表了什麼呢?這種斷裂代表了「目的」與「手段」的對立,甚至成為了「政治」、「自由」的斷裂。

也就是說「政治」已被當做達到自由的手段,但是實際上「政治的意義就是自由」,那怎麼「自由」呢?關鍵在於「行動」(archein)。因為只有「行動」才可以啟動過程並從此掌握主動權。

(三)、行動

Hannah Arendt透過解釋archein的兩種意涵說明「行動的自由」。


希臘文的動詞archein=創始、領導,也就是有自由
拉丁文的agere=發動某事、啟動一個過程。

行動者透過行動的自由而引發一連串新的系列事件,當剝奪各領域的自發性(spontaneity),無異於嚴重打壓了自由。


在此,「自發性」借用康德的想法,其中「絕對自發性」也就是「積極自由」[去做…的自由])書中敘述的,與其他行動者彼此以自由、平等的身份共同關注、參與人類事務。這樣的觀念,或許也可以看成審議民主的前身。

關於行動者,「公平」、「平等」的部份,有興趣也可閱讀社會學中的行動者網絡理論 ,這是其中一種想法。

Published b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