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很喜歡北美館的空間規劃與氛圍,在裡面觀展會讓我有能與空間好好相處與對話,有空間去感受作品的感覺。不過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去了,趁著是休假日,便決定來北美館這邊走走。
關於雙年展的記錄,我只列出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作品,展品豐富,每件作品都值得親眼去看,如果2016年到現在都還未有機會去看臺北雙年展的朋友們,建議把握展期最後階段趕緊去一飽眼福。
洪藝真 《無題》,2009|畫布、壓克力顏料、玻璃纖維、藍色烤漆
會對這件作品印象深刻其實正是因為它很「簡單」、很極簡主義。眼前所見的很單純,左邊的畫布是用壓克力顏料厚塗而成的,現場能看到透過這樣的處理,畫布的紋理與質感也就這樣被顯現出來;右邊的畫框內則是玻璃纖維加上藍色烤漆,當凝視著這件作品的右半邊,便能看見自己的身影,這種感覺很奧妙--在觀賞藝術品的同時,也在凝視著自己,有趣的是:平時的自我凝視,也常像這樣,透過外在事物的輔助才得以觀照到,藉由外物映照自己、複製一個形象,而我們看見這樣的自己,卻鮮少能真正與自己對話。
葉世強 《衣架上黑外套》,2010|油彩、畫布
或許是因為這幅畫上的文字我太感親切,因此對這件作品也就印象深刻。這句話語出《金剛經》第二品,與這幅畫的情景搭配,則格外有意境。
葉偉立 《野長城#2 獻給葉世強》,2015
葉偉立 《葉世強燭台,葉世強灣潭舊居》,2015
葉世強 《來青(古琴)》、油燈架、燭台,約1980年代|古琴:木、漆、絲弦、螺鈿
葉偉立 古琴桌、古琴凳,2016
葉世強 《晨禱(甘地與信徒們)》,2005|油畫
這次展覽中,葉世強/葉偉立 的這個部分讓我印象深刻也很有感觸,在展場會感受到那種透過藝術超越時空的交流與感動。在葉偉立拍攝的《野長城》這件作品中,葉世強舊居的簡樸風格中有著一個不那麼與環境相配的保溫杯,但色調的相似卻使得畫面和諧。椅凳上的畫具,旁邊的水杯,兩側的拱形通道口,彷彿交會的其實是時間。在另一個展室中,望過去有以葉世強的《晨禱》為背景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學過古琴,一進展室,便看見了古琴。看了旁邊的說明才發現這個陳設也是跨時空的交會。燭台、油燈架與古琴本身都是葉世強於1980年代所做,而桌與椅則是葉偉立2016年所做的,然而毫不違和,才發現原來時間與空間是這樣交疊的,共享同個空間,而聯想到了過往的時間。葉世強的作品與葉偉立的作品風格其實並不相同,然而葉偉立作品的緩行滲透,卻有若帶著我們一起到了屬於葉世強的主觀空間中,是別具巧思的跨代藝術交會。
Ângela Ferreira 《傾向遺忘》,2015
這件作品是可以實際有互動的,參觀者可以走上階梯到上面的平臺看影片
張公松《盲地圖》,2013
Shubigi Rao 《有用的虛構-春季》,2013|綜合媒材、提耶帕羅紙
在這次的展覽中,呈現的不只是靜態作品,也有影片和倚靠聽覺、實際互動的成份在。比方說 Vincent Meessen 於導演的 《One. Two. Three》(2015),影片採用三頻道數位錄像裝置,播放空間就放了三個大銀幕,每個銀幕旁也都有直立式喇叭,藉由三個銀幕不盡相同的視角,能感受到同一個時空中的不同角度,同時也具有視覺引導的效果。又比如 Tiffany Chung 的《重繪歷史:一場戰役的一句屍體解剖,挖掘一個男人的過去》,包含了靜態照片、手繪稿,也包含了錄音資料。還有 丁昶文&澎葉生的《殺人事件:二林奇案》,結合環境錄音與複製書,用藝術說故事,也用多元的手法讓人感受它。實驗電影如 Manon de Boer 與 George van Dam 的《序列》(2014,16釐米轉錄像,彩色、立體音效)也是令我印象深刻。
新高棉建築/水
會對這個模型印象深刻是因為讓我聯想到了去鄒族來吉部落時看到的「大丈夫工法」。
The Vann Molyvann Project 蘇拉馬列國王國家戲劇院(1968) 模型
The Vann Molyvann Project 奧林匹克國家體育館(1964) 模型
感覺半天真的逛不完,在展期結束前應該還想再去一次再看一些之前沒看到的細節以及影片。
逛完美術館順便到花博園區裡的 MAJI神農市場 採購了一番,真的是收獲滿滿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