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技術?--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北區預備會議觀察心得

在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的各區預備會議正將展開的同時,針對數位發展部的規劃,科技部會在組織改造中改回國科會的新聞也被報導。在科技部成立之初,即有關於此部會權責與視野角度的探討,科技部的英文是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文則以科技為名,如同本次會議的名字一樣值得令人思考。在這樣的政策發展與會議當中,我們究竟要談的是科學與技術,還是科技(technology)本身?

這樣的詢問,並非是定義控的靈魂作祟,而是需要釐清是以怎麼樣的視野決定怎麼樣的未來。

在國家政策中,我們必須承認有太多重要的議題,而每個人心中的價值排序也不同,但放在有限的資源面前,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模式來建構怎麼樣的社會,確實是一個重要但卻異常困難的問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關注的事情是重要的,此時如何貫徹核心價值,盤整資源並擬定策略,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以單一主題為主的會報等院級機制或是以部會為核心在編纂的各類白皮書、政策綱要顯然有此企圖,但是否能夠達成,又或者面對哪些挑戰,正是本篇文中試圖拋磚引玉的提問。

在這篇文當中,可能會以筆者相對熟悉的健康政策以及高教政策為例,但並不表示其他領域便不值一提,只是因為個人相對熟悉,故以此為例。


科學以及科技

何謂Science與Technology

在此將科學直接當成 Science 的中譯來看待,不再追溯「科學」二字原本的漢語脈絡與延伸出來的可能涵義。

Science 一字應源於拉丁文 scientia,這個字即有知識(knowledge)的意思。scientia 這個字來自於動詞 scio,這個字的意思是 “I know”。儘管在現在,「科學」的涵義似乎有被限縮,但在啟蒙時代(Enlightment)之前,science 泛指任何系統性記錄的知識,涵義與範疇如同「哲學」一詞一樣都非常廣。

Technology 這個詞來自於兩個希臘字(打出來的是羅馬化的寫法)”techne”與”logia”,這兩個字分別有 craft 與 saying 的意思,因此這個字原本的使用上並不侷限於物質層面,可廣可窄。

這樣去溯源,是因為我們必須去釐清,當我們談到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的時候,到底該做哪些聯想?

當我們要探討 2030 的時候,實際上會需要面對的是下列情境的總和:

  • 過往至今的遺留問題
  • 2020-2030 間的問題
  • 2030 需要展望的問題

這樣看上去或許有些接近,但放在人才議題來上就會更明顯。少子化是現在以及未來都可能持續的現象,而人才政策的擬定,既為了解決現在的問題,也為了培養能夠解決未來問題的人,人才的培育並不是以十年為基準,納入高教,則可想像人才的培育其實甚至可以用20年為單位。簡言之,「未來」包含了近期的未來,也包含了對長程規劃的準備。舉例,現在的國教政策,就是要回應到至少20年後的人才需求,高教政策則要能回應至少10年後的問題--這並不會只限於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應變變遷的素養。意即,在我們談論城市的韌性的同時,某方面而言也需要具韌性的人才素養觀,並建構完整的,不限於高教思維的人才政策框架--可能是一個以國發會為研考主導,並涵蓋教育部各相關單位(高教司、技職司、國教署)以及移民政策(內政部)與相關產業(經濟部、財政部[若涉及稅相關的優惠補助等])、研發相關(科技部)主管部會、機關單位等。

而當我們要了解「未來」的問題,科學就是關鍵。

來自 diff.wiki 的整理與繪圖

會議所見

在本次會議當中,開頭由杜奕瑾先生進行專題演講,以一場不到一個小時的講座來看,這場講座透過案例介紹至少打開了一個討論與想像:科技與科學研究並不只是單一領域的事情。

然而,在重要的政策文稿當中,卻能發現至少在會議中看起來仍以科技為本,更積極的科學政策作為以及其他行政院各部會同步在做的「重點政策」並沒有交集。

在這裡要提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到底哪些政策需要引入科學與科技的思維與工具?而這個核心問題背後其實牽扯兩個背景問題:

  • 政策邏輯與脈絡的統一:是否盤點過政策的需求與目標,並真正將跨部會資源進行盤點與整合?這些決策的調研數據與推論等科學證據,在文稿中並未釐清,因此在討論上,其實常流於大家各自經驗、想像,難以聚焦,也難以檢視政策一貫性。
  • 中央部會的協調與具體管考策略的策進:各個部會對於科學技術的想像是否有經過對齊?管考上雖有院級會報或辦公室的機制,但各項政策的 OKR 為何?期待造成怎麼樣的社會影響?若採用創新的嘗試手法,中間會建立什麼停損點或檢核點?

針對這兩項,舉下面三點為例。

以創新為名,但未見創新決心

儘管在會議當中強調「創新」、「包容」以及「永續」,但在具體落下的政策當中,並未能看見相關的對應。

關於創新,雖然在文稿中有提到部分研究的環境鼓勵,但是看上去相關政策的擬定其實並不具10年為期的視野(雖然四年後可能會有修正),更像是針對現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比如,非常理解也贊成對於轉譯醫學、災害預警、環境分析等相關的研究與工具的精進,但另一方面,在國家級科學技術政策中,對於創見未來技術保有怎麼樣的彈性與野心,則未能在文稿中展現。我並無意直指政策中絕對沒有包含這樣的彈性與機制,但在這樣的政策當中,能否做出對應的宣示以及行動方針,也是一個問題。

以永續為名,但如何永續則未明

會議也以永續為一大核心精神,永續據 SDGs,包含相當多元的意涵,但共同的核心均是「可持續」,在科學技術政策當中,目前具體做出哪些承諾與宣示,來讓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並沒有非常清晰而長程的規劃。舉例:SDGs 的 169 項隨附指標中,有「在西元2020年前,讓全球因為交通事故而傷亡的人數減少一半」、「在西元2030年前,透過預防與治療,將非傳染性疾病的未成年死亡數減少三分之一,並促進心理健康」、「確保各個階層的決策回應民意,是包容的、參與的且具有代表性」、「在科學、科技與創新上,提高北半球與南半球、南半球與南半球,以及三角形區域性與國際合作,並使用公認的詞語提高知識交流,作法包括改善現有機制之間的協調,尤其是聯合國水平,以及透過合意的全球科技促進機制」等項目,從中可以看見「永續」的概念其實非常廣泛。

在文稿中能看見部分政策試圖有所回應,比如在健康與福祉方面,有針對癌症的研究,在某方面也可回應非傳染性疾病問題,長久以來也有菸害防制的策略,但在心理健康、事故傷害、身體活動量等則未有相關對應策略,這些策略當中除了衛福部自己埋頭苦幹外,是否真的不需要借助跨部會科學技術的整體政策策略插手,則未明朗;又如在科學技術會議當中,並未有未來的會議是否能進一步創造結構式對話、更具參與性的議程設計;在科學技術上,如何提高國際交流以及相關的機制協調為何,也並沒有非常清晰。

精準健康,但未有整體健康

在上述的舉例中,可以看見對於健康政策與科學技術的想像碰撞後,容易成為科技導入照護與醫療為主軸,轉譯醫學研究為bonus的態樣。然而非常重要的健康促進層級上,是否增加科學研究的支持(且不侷限於 IoT 或 AI 的運用),在基層促進中會否導入科技運用,增加相關知識傳遞與環境策進的效益,則僅見於「健康監測」一環,且似難脫離以 app / 裝置蒐集資訊後大數據分析的角度。

實際上,以 SDGs 健康與福至目標以及 WHO 25×25 目標來看,非傳染性疾病的監測指標亦需跨部門調研,並由此擬定早期預防的防制策略,以及訂定評估政策措施。雖然文稿中提及會努力提高資訊的國際可比較性,然而目前相關資訊若要具備國際可比較性,多需以次級資料重新計算,歷年監測資料亦有部分缺乏延續性--2015年行政院改成各部會自己辦理監測調查後,缺乏相關追蹤與管考,在健康監測上,若缺乏一致性的規劃,單由各部門實施,則各部會從各自專業出發,也難以從健康角度與需求開出相關的調查。而在科學技術政策中,若未能透過跨部會機制涵蓋這些需求的規劃與盤點,實際落實的時候,自然也難以真正具備永續與精準。

以邁入超高齡的現代,我們對於高齡照護自然若有科技導入是更方便的,但除此之外,對於多數未失能的高齡者,我們如何透過科學與科技,幫助他們活躍老化?


關於政策的憂心

在政策的設定與資源盤點上,著實理解實務上會面對非常多的挑戰。什麼事情應該政府來做?什麼事情政府只要製造一個適合的環境?哪些事情回歸部會專業即可?哪些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坐下來共創?這些問題都是面對「大議題」之下,讓大家都需要面對卻也困擾的疑問。

然而細究會議當日的觀察,對於目前端出來的政策本身,仍有內容與溝通兩大項的幾點憂心,也深切盼望這只是綱要難以呈現全貌之下的不足。

政策內容

宏觀性

在科學技術上,前面多所提及偏向科技導入的性質。這並非代表科技導入是錯誤的,反之,這在當今社會或可解決許多過往機制與環境下難以克服的障礙。然而政策野心卻不足,又或者是這樣的野心並未充分地透過政策佈局展露。

目前的政策內容多在回應現今問題,但缺乏對於未來問題的人才育成以及籌備,目前的文稿非常務實,但缺乏足夠的願景,恐怕難以面對預測中的未來,而是永遠追著問題跑。

公民與科技的互動問題

在會議中線上參與者也多次提及資安問題。誠然,將這個問題擴大來看,就是政府如何看待公民與科技的互動這件事情。

身為一個公衛人,我同意健康監測的必要,但若我們對於健康監測只定義為健保資料庫與其他次級資料的串接,無論在個人權益以及研究效果上,都是挑戰。民眾是否充分知情這些資料要做什麼?另一方面,當強調是群體健康之利益,又有誰來告訴大家這些真的能構築有利於大家的知識?過往健保資料庫研究的授權以及其推論的良莠不齊,似難讓民眾持續保持信心。我個人在行政院青諮會的協作會議中,也幾次提醒監察院對於健保資料庫的管理、運用的建議,且2017年臺權會亦曾針對健保資料庫提出釋憲,雖目前結果未明,但若將10年策略均放在此間,而未有更周全與經個資保護衝擊評估的監測策略,則恐難以平衡健康監測利益與個人資料權益,且在其中容易遭受權益損害的可能多為社會上處境相對脆弱者,擬定權衡個人權益、公共利益以及產業發展的策略,是放在單一策略前面,非常重要的公民與技術物的互動問題。

另一方面,雖然這是綱領性質的文稿,但最終會否涵蓋各項資料的分級授權機制,以及具體如何策進資安問題?對於廠商招標、對於規格開立,又會有哪些檢核指標?

政策溝通

預備會的形式

本次預備會議的形式,其實互動性相當有限。在現場的人並不是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聽見,還不如限縮實際參與人數但讓部會代表與公民參與者有更充分且詳盡的溝通。

當然,這些或許在前面的會議當中曾經進行,但落實在大型分區預備會議採用此種模式時,容易成為傳說中的「大拜拜」,收取意見的美意也恐將大打折扣。

具體而言如何設計一個可以與社會溝通,與公民達成知識共造的議程與活動,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仍非常期待這樣的會議能往這個方向前進。

議題資料的溝通

在資料上面,雖有提供文稿,但因為多為概略性的內容,缺乏先備資訊與數據的情況下,與會者很難做出非常聚焦且實證的建議。另一方面,因為對於過往作法、過往策略的不了解,在問答階段可能就需要更多知識對齊的時間,無益於對於新策略的溝通。


整體而言,雖說仍認為有可改進之處,卻仍深知這樣的政策研究、規劃與執行之不易,給予期待的同時,仍要給予鼓勵。線上直播與線下討論並進是很好的嘗試,未來能否更好地進行政策盤點以及公民溝通,並不會只在於科學技術上,面對現在與未來社會,各部門的協調與管考以及政策脈絡的一致,在各個領域與議題上都會出現,也考驗著現行政府機制是否有足夠的韌性,面對快速變遷且更去中心的社會樣態。

Published b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