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花絮:關於《誰代表青年》二三事

2021 年的新年禮物,正是我與另 8 名青年公共參與者共同著作的《誰代表青年?九位青年公共參與者的法槌》一書!爸、媽,我出書啦!

how it begins 一切的開始

2019 年,知道自己院青諮任期將於 2020 Q4 屆滿的我腦中一直在想一件事:青諮組織的回顧、展望與策進。

無論從 2006 年的青輔會青年國是會議諮詢會或者從 2014 的行政院青顧團開始算,青年諮詢組織的模式都已運作一段時間,看似已上軌道,運作多時的如行政院、教育部青年署與臺北市、桃園市等,或都有先心得甚至亮點,但僅以命令支持著,其運作的基本實則並不穩固,實際上無論是中央的行政院青顧而青諮會,或者是臺中市的青審而青諮,都足見政黨輪替、執政者變更後,可改變運作青諮組織的模式甚或廢止;另一方面,諸多縣市加入青諮組織後,對於如何運作,大家也是在觀望與互相學習。

我當時是感覺急迫的。一來面對 2020 大選之未知,另一方面我個人院青諮任期將屆(當時完全不知道會有機會連任),再來,我也知道 2022 可能會面臨一批地方首長的變化,或又將動搖青諮組織。

如何記錄、傳承、檢視青諮組織,遂成重要的事。

而我也發現不只我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這套模式運作了好一會兒,但大家普遍仍不知道青諮組織是什麼,也不知道大家做了些什麼。

「太難解釋了,所以乾脆找一些人一起來聊清楚。有興趣,有點感覺的人,這些內容會有幫助;只是想撈 title 的人或是沒有興趣的人,聽不懂就算了啊哈,總會懂得的。」2019 年的我如是想。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原先的想像是透過落地活動與研究的模式進行,剛好吳律德(後或稱「阿德」)與我聊天的時候,我們在談話中,決定一起找認識的夥伴們出一本書,但並非十分嚴肅的研討,而是從不同視角,一起來看「什麼是青諮」、「青諮組織運作」與「運作改善建議」。

除了記錄,我們也希望激起大家一起來記錄與自我檢視。


Who 誰來?

我們的書名取名為《誰代表青年》,於是我跟吳律德在思考邀請誰一起來寫書的時候,也面臨了青諮組織遴選時一樣會遇到的困境:找誰?

我們有好多優秀也熱血的朋友,到底要找哪些人來一起表述?初時我跟阿德其實一個人大概就能輕鬆列出 10 人,但最後落實下來,我們希望兼顧多元性--不要一群臺北人,希望參與背景、族群多元。

而其他優秀的青諮們,我們相信他們也仍在記錄與展望的路上,甚至也持續發展與挑戰這些協作模式的極限,如果有機會,也很期待再與他們合作交流。

邀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問題,也很遺憾有些夥伴不能陪我們到最後,但也都給了我們精神上的支持與肯認,這種肯認,讓我們相信這件事情是需要去做的,非常感謝。

最後的 9 名作者當中,確實也達成了任一生理性別不少於1/3,我們有曾任或現任的中央、地方青諮,有不低於1/3的學生青年。當然也有可惜的地方,比如我們仍未找到來自東部與離島的朋友,也未邀請到新住民或新二代夥伴。

  • 林家豪 Buyung Sigi:很感謝2年的院青諮共事情誼, Buyung 真的是很挺我與信任我,在談著族群主流化的現代,我仍然想要邀請原住民青年分享公參遇到的問題,尤其 Buyung 長期經營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社),我們也曾一起辦過以原住民經濟文化為題的巡迴座談,從合作社與 Tayal 的 Utux Niqan 以及經濟面向的關係切入,談以漢人為中心的政策思維下,如何調適與對話。
  • 賴建宏:建宏哥曾經在教育部青諮會擔任青諮,現在也是臺中市青諮,中央、地方都有涉獵,也因過往競賽與工作經驗,有諸多不同面向與公部門協作交流的經驗,因此邀請他分享他的視角。
  • 黃偉翔:偉翔的筆不需多介紹!他讓技職教育的光榮與問題都被大眾看見,以記者、非營利組織執行長與青諮等多元身分,做了許多政策建議,是結合社群力與策論力的優質代表,也感謝他願意抽空幫忙寫文章。

上面是我邀請的其中一些夥伴以及我邀請他們的原因,其他優秀作者的介紹與文章,請大家自行購書參閱。


What 寫什麼?

阿德與我討論時,我們都不希望這本書變成我們幾個人的傳記,但敘事以介紹青諮仍是必須,於是經過討論,我們擬定了希望大家寫到的三項內容,至於怎麼書寫與串接,端看大家個人視角的詮釋。

經過作者共識會議後,大家對於方向也逐漸清晰。

回到我自身,我行文多不打大綱,大略思考過自己想要表述的方向就開始寫,過往這樣的書寫模式對我來說可謂得心應手,但在我必須同時撰書、寫論文以及書寫公共參與相關的計畫綱要時,便特別能感受到書寫是亟需空間的。

這樣的空間,在於心靈上能夠抽離檢視,又能精萃感受。而寫這本書困難的地方正在於區分到底什麼是應當又適合分享的?這需要誠實面對與檢視,更需要思索。

非常有趣的是,九個人的敘述與切入點其實都不同。有關注於向下扎根的視角,也有人從源頭說起,當然更有自身在場域中的觀察。

之於我而言,在書中要寫些什麼,跟在院青諮傳承交流分享會要分享什麼內容一樣難以取捨--若說得非常細節,則未必能呼應不同時空與不同對象所會面對的情境;若說得太過光明或陰暗,都難令人直面政策與人性的多元與複雜性。每個人在過程中都會有掙扎,我們個人的立場不總是與政府相同,也都有諸多朋友在倡議的場域,如何以一種所謂「體制內」的模式進行柔性的衝撞,如何維持我們自己所想以及我們的人際網絡,這些事情是否是需要被書寫,又要怎麼書寫?都是難題。

書寫過程中,我必須承認我擁有一顆理科腦,很容易去關注到的是機制與制度的問題。因此,之於我,最直覺的其實就是回歸最核心的幾項機制上的擔憂,比如:政府面對愈趨多元、公民參與、開放政府等等的價值引入,所需的這些工具與視野,有沒有其他長期能夠「內建」在機制中的管道?有些人想知道一些「祕辛」,但我總認為有些事情,適合私下討論,而在公領域檢視個人固然並非沒有意義,但建構機制是我認為更頭大且迫切的事情。

在感性面,我一直很欣賞也尊重人的多面性,人性能有光輝的一面,同時也會懦弱、自私,而由人組成的社會,也因此同時既韌性又脆弱,令我困惑卻也珍惜。長期來看,或可樂觀地說我們的社會有機會在眾人之力下緩步調整,拉開時間尺度,長久之下依然向前;短期來看,我們的時代仍面臨挑戰,我與他者的壁壘愈趨分明,互惠性的、非暴力溝通的困難,地緣政治的變遷,貧富差距的擴大,環境議題的急迫,在生存與生活之間,我們動盪著,也需要彼此合作和激盪。

有些或許難以書寫進書本當中,但誠如前言,我們希望的是「開始」而非終結。在政治現實上,青諮組織如何健康地發展?而這樣的公私協作模式可以怎麼樣繼續變形、進化?這需要的是集體公民力的展現以及信任的建立。

在這種柔性的「運動」當中,傷害往往跟著漫長而難以辨識,但要避免運動傷害,就是必須「看見」卻又願意有耐心與堅韌的心靈,願意去開啟,願意去建立。青年常常讓人以為是帶來破壞,但其實對於我看見的許多青諮而言,他們帶著建造的心前來,願意去搭建信任,願意當轉譯者,願意去行動,願意去冒險。

而這正是我們所認為的青年精神。

「有勇氣來選擇,有志氣來承擔,做勇敢的人。」
滅火器的這句歌詞,正是青年精神的寫照。

「你相信我吧,雖然我跟你一樣害怕,但我們可以一起尋找答案。」
而鄭宜農的〈光〉這首歌,則是包含青諮在內的,許多青年公參者在實踐的,可能上過街頭,也可能在非營利組織戰鬥過,但我們學習與努力與或許一樣害怕的公務員以及青年們,一起敲出一點點改變。


現在進行式

當然,除了書籍之外,我與其他人也在展開其他計畫來進行青諮的盤點以及機制的進化,我們也在思考,可以怎麼樣讓青年共創這件事情再向前推動一步。

當然在此之前,也非常期待書本能夠賣得可以。

感謝白象文化的孟侃主編,幫忙我們進行二校,減輕了我們的校稿壓力,也讓全文的用字能更加統一。看到我的稿件基本上沒有被修改,也覺得對得起以前的獎盃、獎金以及國文老師了(笑)

當然也要感謝 AU 被我催稿(笑)。邀請唐鳳是因為政委的主責包含開放政府以及青年,因此也希望 AU 分享一些觀點,要感謝 AU 非常快速地瀏覽初稿並寫下推薦序。

最後,拿到作者書後我默默發現了文章中的一個錯處,雖不影響整體內容,但畢竟仍要講究事實與資訊,因此在此也進行勘誤。書第 33 頁,前總統馬英九先生確實於 2014 年 5 月有關於設置青年顧問團之宣示,但該演講並非連任就職演講,而是就職六週年時至中國醫藥大學與青年對談,並就「傾聽青年心聲、實現世代正義」為題發表就職演說。


誰代表青年?九位青年公共參與者的法槌

  • 作者:吳律德、曾廣芝、黃偉翔、林家豪(Buyung Sigi)、陳建穎、賴建宏、楊昀臻、曾露瑤、林楷庭
  • 出版日:2021 年 1 月 1 日
  • 出版社:白象文化

購買管道彙整 (陸續更新中)


關於我的公共參與札記,歡迎參閱此分類文章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