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活動辦不辦?活動負責人該怎麼判斷

COVID-19 疫情變化之下,活動負責人常需觀察疫情狀態決定活動是否辦理,以及如何辦理。但到底該怎麼判斷呢?本文整理臺灣疾病管制署公告之「COVID-19因應指引:公眾集會(2020-11-29修訂版)」,方便需要辦活動的大家檢視,當然,詳情仍以官方最新公告為主。

整體而言,活動是否該辦,關乎整體環境以及活動本身的風險,即便可以辦理的情況下,活動也應做好相關的應變與防護措施。

指揮中心建議,對於非必要、參與活動為非特定對象、且活動形式有密集接觸之高度傳染風險活動,主辦單位都應該要更審慎地評估是否可以延期或暫停舉辦,若指揮中心有進一步指示,也應依照相關建議辦理。

這份指引是「公眾集會」,那麼此處指的公眾集會是什麼呢?我們直接參考指引中的說明。

只要是多人同時聚集於同一地點參加共同活動,均得廣義解釋為「集會活動」,如開學/畢業典禮、節慶/祭典、運動賽事、宗教/政治/文化/學術/藝文/旅遊、法人/社團/非政府組織(NGO)性質之聚眾活動等。

也就是說民間常舉辦的各類活動多在此定義之中,這也是無論可能是舉辦或是參加活動的人們都可以來看看這篇的原因。

接下來的段落就先針對目前的指引所列下的幾點重點項目進行整理。


從臺灣疫情狀況判斷活動辦理

在指揮中心的公眾集會指引當中,作出如上圖的附註。根據臺灣 COVID-19 流行狀況,整體環境風險自然有所不同,風險愈高,活動辦理就愈發縮限。

但即便疫情穩定,是否就可以歡樂辦活動呢?

建議仍是要進行活動本身的風險評估,以及擬定對應的因對措施,才能讓大家都歡樂又安全地參與活動。

提醒一下讀者,1/19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提醒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主辦,應訂定完整的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的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的防疫配套措施,那指揮中心強烈建議取消或者是延後舉辦。」


活動風險評估

在上圖所列的六項當中,若能做到的越多,那麼風險也就越低,這六項項目分別為:

  • 能事先掌握參與者資訊:此處的資訊並不只是參與者的姓名、手機等(實聯制),更包含是否能夠知道他們的健康狀態、接觸史、旅遊史等。
  • 舉辦場所環境通風透氣:空氣愈流通,風險就相較低,因此室外會是其中風險較低的場所,室內場所則以能開窗,或是保持通風的場所為佳。
  • 參與者之間能保持距離:因為 COVID-19 目前發現仍以飛沫傳播為主,此類感染通常是因口鼻腔黏膜或呼吸道密切接觸具有傳染力的分泌物所致,飛沫顆粒通常大於5μm,「飛」得不那麼遠,通常在一定距離後,就難以繼續直接感染,因此若能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距離,那麼就有相較小的風險。
  • 活動持續時間比較短:活動持續時間越長,風險越高。
  • 活動進行時固定座位:固定座位在主辦單位進行應變措施與流程制定上,甚至若不幸有相關個案須進行疫情調查,其實也會更清晰,更能控制住狀況。
  • 維持手部衛生與全程戴口罩:是否能提供足夠的手部衛生設施與口罩也是衡量風險的基準之一。如果活動有飲食環節,如:大型活動的美食攤位,則較難維持活動進行時戴口罩,風險也就相對提升。

提醒一下讀者,1/19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提醒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主辦,應訂定完整的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的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的防疫配套措施,那指揮中心強烈建議取消或者是延後舉辦。」

那有哪些應變計畫跟準備措施?請繼續看下去。


活動防護措施

活動防護措施包含活動進行前規劃階段以及活動進行時的防護措施,接下來也將分別進行摘要。

活動進行前

活動進行前主要有三大措施需要注意:建立應變機制、進行相關衛教以及環境清消與設置。

建立應變機制

應變機制當中,包含了規劃活動環境確立醫療支援以及建立相關流程

所謂的環境規劃,主要還是在空間方面,此處的空間並不只是平時活動的空間安排,也應把「動線」、「暫時安置空間」安排進去,若活動有住宿需求,則也需把住所的相關措施安排妥當。

在動線安排上,如在報到/入口處要安排體溫量測,或許可考慮出入口動線分流或是設有體溫量測後的標示模式,避免工作人員難以區分哪些人已經測量過體溫;另一方面,因為要安排有相關症狀甚至是疑似通報定義者的暫時安置空間,若無適宜空間,也應劃定通風非人潮必經地作為留置的區域,因此在動線上,或應考量如何減少與人群接觸,該空間又應設置在什麼區塊。

在醫療支援與建立相關流程方面,其實就是建立活動面對有呼吸道症狀、發燒或疑似通報定義者等狀況之際,活動方的處理流程以及相關資源,因此就包含了是否有專業人員可以提供評估或初步料理,工作人員們是否都知道這方面的專責人員或聯繫窗口是誰,而專責人員又是否能夠知道要怎麼進行送醫或通報。之所以要特別強調要讓大家都知悉,便是因為避免可能接觸到民眾的任一工作人員若遇到狀況,會有不知所措或是錯誤反應的可能,以期能略達風險管理之效。

進行相關衛教

進行相關衛教並不只針對參加者,包含工作人員(流動人員也算在內)也應有相關認知。

環境清消與設置

活動所使用的空間與用具(如:麥克風、桌椅)都應先進行清潔與消毒。此外,也應該要根據活動人數,準備足夠的洗手設施與防護用品,前面所提到的安置空間也應規劃妥當。

如果活動有住宿需求,應該要有住宿的管理人員,負責掌握參與者之健康狀況,如果有警急情況也可以立即給予協助。

活動進行時

活動進行時的幾項防護措施,可歸納為:相關宣傳、環境清消與設置、確認狀況與人員健康管理。接下來亦將分項說明。

相關宣傳

當場仍然要進行相關重點衛教,除了工作人員可以現場提醒與規勸外,也可以透過明確的告示,比方看板、海報等進行提醒。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參與者以及工作人員皆強化個人防護措施。

環境清消與設置

雖然在活動進行前已經提及環境的清潔與消毒和防護品的準備,在現場仍應有人確認環境狀況,包含空氣流通狀態、物品供應情形等。在環境清潔方面要特別注意人們常常會碰觸的表面要有專責人員定期消毒每天至少清潔1次,使用當天泡製的1:50稀釋漂白水(1杯漂白水+49杯水),擦拭時先留置1-2分鐘,而後再度擦拭清潔乾淨。清潔人員的職業安全也應確立,應著個人防護用具,如:手套、口罩、隔離衣或防水圍裙,視情況是否需要使用防護鏡或面罩。

確認狀況

活動進行時仍依持續關注疫情狀況,並適時提供相關資訊,有相關需求時就發佈警訊。

工作人員或參加者在活動期間如果有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情況,應確定該人員戴上口罩,並將其暫時安置於預設之隔離或安置空間(或非人潮必經處且空氣流通之空間),直到其返家或就醫。另視需要協助安排鄰近醫療院所就醫事宜。

如果是發現疑似通報定義者,要趕快依訂定的應變機制通報衛生單位,並連繫後送醫院,將疑似個案送醫,同時配合衛生單位進行疫調以及相關的防治措施。

人員健康管理

人員的健康監測計畫以及處理追蹤措施都應訂定並遵循,現場有狀況都應依照計畫處理。除了宣導參加者若身體不適在家休息外,工作人員也應該要落實自我健康監測,若有異常向專責人員或單位主管報告,活動單位也應該要有人力備援計畫,工作人員在沒有服用退燒藥的情況下,退燒24小時後才可恢復工作。

協助照顧暫時留置的有呼吸道症狀者的專責人員,應戴外科口罩及勤洗手,若患者出現嚴重的症狀(如:高燒不退、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胸痛、暈眩、抽搐、嚴重腹瀉),那麼該專責人員建議也儘速就醫。


上述內容是根據指揮中心公眾集會指引所做的摘要。
在疫情變化之際,也期望我們的生活都能恢復如初,大家也都健康平安。

Publish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