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限塑:從「吸管」討論限塑政策與環保

關於限塑

Author: Josephine K.C. Tseng

Photo by Luca Upper on Unsplash

由於環保署於 2018–06–08 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1],根據廢管處新聞稿,環保署將先針對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內用餐飲」的部份進行塑膠吸管的限制,並規劃於 2020 年擴大至其他餐飲業者,2025 年針對外帶使用塑膠吸管進行管制措施,利用這幾年的時間讓業者可以因應,並且讓消費者建立新習慣。

環保署參酌美國與英國部分城市對一次用塑膠吸管採取限制使用的管理經驗,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限制使用對象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供內食餐飲之消費者使用,並給予管制對象適當緩衝期。

環保署說明,考量塑膠吸管使用後隨意棄置於環境中,被生物攝食納入體內,或分解為塑膠碎片,吸附有害物質,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衍生更多嚴重之生態與環境污染問題。本次公告草案規定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限制使用對象(約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供內食餐飲之消費者使用。

環保署表示,後續規劃於西元2020年擴大至其他提供餐飲業者,並至遲於西元2025年前,研析外帶使用一次用塑膠吸管的管制措施,故呼籲相關業者即早因應,不主動提供吸管供消費者使用,而民眾亦可自備可重複清洗之吸管,以減少資源浪費。此外,針對市售利樂包所附吸管部分,將在蒐集國外經驗與國內各界意見後,審慎評估是否納入下階段管制。

然則此草案一出,引起各界熱烈討論。

臺灣擁有許多手搖飲料店,有些人聽聞相關政策關心如何「吸珍珠」亦非怪事。根據今年四月的新聞報導[2],經濟部統計處,飲料店業者 2016 年營業額為 491 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 3.9%,根據「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的統計,臺灣人一年約喝掉 10 億 2000 萬杯的手搖茶。實際透過財政部的財政統計資料庫查詢「營利事業家數與銷售額」(第7次修訂)[3],結果如下圖(為方便截圖,只選取 2017 下半年資料,各位亦可上網搜尋歷年資料)

畫面擷取自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

也難怪這次會引起關注與討論了。

儘管,許多對於政策解讀的誤解已被澄清,然而身為消費者與公民的我們,猶能藉機從中思索一番。


什麼是環保

這個草案是由環保署預告,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環境政策,在關於吸管的討論中,一直以來都有不同材質究竟「環保」與否的辯論。

然而在探討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什麼是環保?環保究竟涵蓋了哪些範圍?

環保,即是環境保護,然而攸關「環境」,所涵蓋的便十分廣泛,在此首先參考聯合國環境署的工作範圍:氣候變化 (climate change)、災難與衝突 (disasters and conflicts)、生態系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環境治理(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化學品和廢棄物(chemicals and waste)、資源效率(resource efficiency)。

根據行政院[4]於今年三月更新的介紹:

環保署以「循環經濟」、「清淨空氣」、「無塑海洋」及「關懷大地」為主軸

即便這些組織或部門均已嘗試歸納整合,但牽扯甚廣的環境議題究竟如何具體落實在認定商品、服務或方案是否「環保」?

恰好 2001年時 WTO 第四屆部長會議通過「杜哈發展議程」 (Doha 
Development Agenda),指示進行的談判議題便包括談判削減或廢除環保商品與服務貿易之關稅與非關稅障礙,也因此我們能夠透過相關資料來了解一二。

當時,WTO 秘書處參考聯合國中央產品分類標準(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 CPC) 修改成服務業分類標準:「服務部門分類表」(Services Sectoral Classification List, SSCL),並以此制訂了一份談判版的服務業分類標準(MTN.GNS/W/120號文件,以下簡稱W/120。聯合國 CPC 分類共有 十大類,其中,又將服務業分為十二類,當中和環保服務業有關的分類可分為四部份:污水服務Sewage Service(對應 CPC 9401)、廢棄物處置服務Refuse Disposal Service(對應 CPC 9402)、衛生及類似服務Sanitation and similar services(對應 CPC 9403)、其他Other,關於這部份的細節,可參照國貿局和環保署翻譯的相關背景資料(請點此查看)。

於此部分,或許看至此處會覺得有些偏題,實際上透過這些服務類別,我們能更具體地體認到關於「環保」,從材料、製程到最後被運用,都有諸多能夠影響環境的面向,若單以一種評估方式,便不夠全面。

聯合國的《綜合環境經濟核算2003》(簡稱SEEA)手冊中,定義環保產業,即,「環境貨物和服務產業」、「生產的貨物和服務致水、空氣和土壤受環境損害」及「與廢棄物、噪音和生態系統有關的問題的測量、預防、限制」,使之最小化或改正,包括降低環境風險,使污染和資源使用達到最小的清潔技術、貨物和服務,也包括與資源管理、資源開採和自然災害有關的活動。

這其實更進一步地解釋了何以對於環保商品、服務乃至實踐精神時,不能用單一層面解讀,畢竟環境是連動而不是一個斷面。

關於這些,可以參考下面這個「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臺」的內容,了解商品從製作到手上會有哪些需要衡量進去的點。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


限塑政策

從先前的塑膠袋到這次的內用塑膠吸管,限塑政策因為與生活中的方便性息息相關,備受關注。也因此,要進一步去討論政策是否解決了「問題」,又是否有其他解方,就必須先從到底為什麼要限塑、目前相關情況為何開始討論。

為何要限塑?

2015 年,吸管穿入海龜鼻子,工作人員試圖除去吸管的影片令人對於「塑膠是海洋生態殺手」這件事有了深刻的印象。

根據今年三月環保團體與企業舉行的 2018 世界地球日啟動記者會之相關新聞報導[5],臺灣每年使用 30 億根吸管,165 億個塑膠袋,這些塑膠製品因為回收機制的不完備,足以影響環境。環團也提出,據其去年海洋廢棄物監測報告,在為期兩個月監測期間內,共清除 4萬 6324 公斤垃圾,其中以 4 萬9305 個寶特瓶、3 萬 2347 個塑膠瓶蓋、2 萬 3113 支吸管、1 萬 7321 個玻璃瓶,以及 1萬6436 個塑膠袋為大宗。在回收不完備情況下,回收的塑膠垃圾最後大半進入焚化爐,沒有被回收或焚燒的塑膠垃圾,則隨著時間裂解成塑膠碎片,遍布於海洋、水、土壤。

實際狀況是什麼

根據研究,塑膠約佔人造垃圾的 10%,但卻佔了海洋垃圾的 60~80%,在某些區域甚至高達 90~95%。然而無論從上段文中環團的監測報告或國際期刊研究,都顯示塑膠吸管並非主要的海洋塑膠來源--海洋塑膠的來源分為微型塑膠(microplastics)與巨型塑膠(macroplastics),所謂微型塑膠,指的是直徑小於 5 毫米的塑膠碎片,常見的塑膠微粒為洗面乳中添加的柔珠,巨型塑膠則包含了吸管、塑膠袋、魚網等,其中微型塑膠所造成的環境風險可能更大。

塑膠製品確實是海洋垃圾一大來源,然而並不只是吸管帶來海洋生態危害,從數量與目前的科學證據來看,並不能證明吸管的環境風險更高。

另一方面歐美近年來也有諸多倡議拒絕塑膠吸管的活動與單位,如:Lonely Whale、The Last Plastic Straw,然而根據一份 2015 年發表在《Science》的期刊論文中提到,估計在 2010 年的時候約有 480~1270 萬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人口規模、廢棄物管理制度的不同,讓各國海洋製造量有很大差異,無力建立良好廢棄物處理機制的國家通常是海洋垃圾的最大貢獻者(因此許多貧窮國家的垃圾量極高),提倡減塑、限塑的國家則相較少,如英國,其所製造的海洋垃圾量約僅佔總量的千分之一。


是否有其他選擇

儘管吸管並非唯一或最多數的海洋垃圾,目前推行減塑乃至限塑的地方可能製造的海洋垃圾量相較少,然而從其立意與本質上,禁止使用塑膠吸管仍有其意義。

然而當時會使用塑膠吸管,有其情境因素,面對現行減塑政策以及其帶來的生活便利性問題,必須回到解決事情上去衡量是否有其他選擇,而做選擇時又有哪些衡量基準。

關於吸管

古代使用天然產物如麥稈、蘆管、荻管等,一直到 1842 年,美國發明家 Marvin Stone 為了要喝當時在華盛頓盛行的雞尾酒 Mint Julep 而開始構思能取代 Rye Straw的物品--這種以黑麥製成的吸管的缺點在於易碎、易融,此外容易產生碎渣,影響飲品味道,後來 Stone 想到了使用紙吸管,並且申請了專利、開始大量生產,汽水機誕生後,飲料愈發普及,他的紙吸管更是受歡迎。

然而紙吸管解決了黑麥吸管影響飲品風味的問題,卻仍然不夠耐用,紙屑也是容易溶解在飲料之中。

這段貌似偏離主題,開始講起故事,實際上是從吸管發展的過程得出了塑膠吸管之所以受歡迎並且被大量運用的原因--生產成本低且生產速度快,耐用不易碎,不會在水中溶解,不會影響飲品風味,用完即丟,不用擔心衛生問題。

不同材質的吸管是否就是解方

限塑政策之下,大家也開始討論起「替代方案」,對於不同材質的疑慮遂也再度湧上檯面。

替代方案選擇參考標準

關於吸管的替代方案,常見的疑慮包含:成本(廠商成本、消費者成本)、便攜、清潔、是否真的環保(原料、製程、運輸耗能、生命週期評估等)。

其中成本的部份,除了先前有人批評這是「文青」政策外,在國外也有不同的思考面向可供參考與進一步了解--長期投注身障權益運動的 Robyn Powell 就投書媒體,說明自己也想保護地球,但吸管對於部分人來說或許是非必要、可選擇的,對於某些身障人士如她個人而言,卻是必需品。Robyn Powell 因為關節疾病,無法手握杯子,需要吸管方可喝東西,儘管如此,她仍會在家中嘗試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吸管,但她提出,這是因為她可以負擔,然而其他身障者或許沒有這樣的條件,除了價格問題外,鐵、玻璃、木頭製的吸管對於某些身障者而言是具有危險性的。

除了玻璃、不鏽鋼吸管外,另一個熱門的選項是生物分解塑膠,因為這感覺是一個可以兼顧塑膠優點,又能解決塑膠不可分解問題的商品。

然而實務上,卻也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第一代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其實不過是裂解成比較小塊的塑膠,並不是真正的「分解」,就算是真正可分解的塑膠,也是要在特定的環境才能分解,而且這類塑膠在製造過程中有使用添加劑,所以也必須確保分解後不會殘留毒性或有害重金屬,以免有害物質殘留在土中進入食物鏈。(目前臺灣與國際上都有相關的認證)關於生物可分解塑膠另外的質疑在於垃圾處理方面。以臺灣而言,垃圾大多送焚化爐,不進掩埋場、不放在堆肥處理,這與生物分解塑膠需要的環境不同--不過關於這點,實際上生物可分解塑膠燃燒不會產生戴奧辛,所釋放的熱量也較低,相較傳統塑膠,碳足跡較少,重金屬、塑化劑也有嚴格管控;另一種可能在於回收時把生物可分解塑膠與其他傳統塑膠混在一起回收,最後可能做出來的回收產品壽命會比未含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產品來得短。

這陣子以來關於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等都已有相當多的討論,也足見不同材質各有利弊,從碳足跡來看,是否真的「比較環保」也有人抱持不同的看法。

使用非拋棄式吸管是否會有衛生問題

在十幾年前,因為推行減少使用保麗龍餐具而也曾有過一番討論。1980 年代為了防治肝炎,政府推廣使用免洗餐具與公筷母匙,經過了二十年,早已成為民眾習慣,當政府開始從環保角度宣導減少使用保麗龍餐具後,也有人從衛生與肝病防治上提出疑慮,尤其 1980 年後出生者並無施打 A 肝疫苗。(飲食傳染是與 A 肝、E 肝有關,與 B 肝無關)

不過實際上,單以 A 肝而言,除了接種疫苗這個方式外,只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生飲、生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正確洗手,基本上也不太需要擔心。

至於使用可回收餐具、可回收吸管的清潔問題,可能需衛福部從食品安全與疾病管制的角度,協助加強宣導食品業從業人員的衛生觀念與處理食品的流程的改善。

「環保產品」的「補救計畫」

單就這些可回收餐具是否「環保」這個議題,在製程的耗能方面確實有疑慮,紙製品甚至另有原料取之於森林的疑慮。

關於此類問題,近年來有些業者開始實施「碳中和」,或進行其他「補救性」的計畫與措施。

以英國麥當勞為例,在行為上,店員不再主動給吸管;在器物上,改用紙吸管,這些紙餐具的特色在於是 100% 可回收,漢堡盒子也是用再生紙盒(目前僅紙杯蓋子非採用再生材料,暫時無法完全回收),以此,期盼能達到麥當勞「在 2025 年前,所有的包裝材料皆 100% 可回收,而且來源也將經過認證,並在 2030 年前減少 36% 的碳排量的目標。以臺灣麥當勞為例,在 2017 年時就已經領先亞洲其他地區麥當勞,將包裝紙類轉換為 FSC 認證包裝--經過 FSC 認證的產品表示其森林原料的取得,是兼顧森林多樣性、永續性,並重視當地的居民與社經發展。

當然不只在免洗餐具上有這樣的例子。

荷蘭一家環保水壺公司強調產品的耐用性及其背後想保護環境的理念,因此,創辦人讓產品從設計、生產、使用、再利用的過程都符合資源永續的原則,除了原料使用不含有毒或違禁物質,且100%可回收再利用,在生產線上也實踐碳足跡管理與再生能源使用,加上使用在地生產的模式,降低能源使用耗損。

目前距離政策期盼在 2025年管制外帶吸管猶有時間,臺灣的各方廠商或可從中思考如何選用適宜情境的方案。

談談其他有趣的例子

在文章末段,先談談兩個有趣的例子,有興趣的人可以再更進一步去了解。擔心吸管傷害海洋 那就把它吃下肚 | 地球人 | 倡議家
為解決塑膠垃圾日益增長的問題,紐約新創公司LOLIWARE設計出一款「可以吃的吸管」–LOLISTRAW,喝完飲料後,就可以把吸管一併吞下肚,不留下一絲垃圾。ubrand.udn.com
重返舊「食」器時代:德國新創研發「樹葉餐盤」,僅需28天就能分解回歸自然 | 社企流 | 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新聞整理/邱子容 根據《科學》雜誌估計,全球在2010年時,一共產生高達約兩億七千萬公噸的塑膠垃圾。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公司「leaf republic」研發無毒永續的「樹葉餐盤」,期望能取代難以分解的塑膠餐具,減少對環境的危害。…www.seinsights.asia

因應限塑最好的方案

整體而言,透過先前的研究與其他地方的經驗或倡議,限制塑膠袋、塑膠吸管的使用是有用,但不該僅只於此,而忽略需擴大目標著眼點。

回歸到環保3R

無論是環保,或是因應「如何喝飲料」、「如何使用購物袋」的問題,個人認為還是先回到 3R--Reduce、Reuse、Recycle。

如果說真的要「檢視」今年引起熱議的限塑政策,問題不在於「不用塑膠袋」與「不用塑膠吸管」,不用這些確實是「環保」的,但問題在於同時若只是將「塑膠袋」替換成「紙袋」,將「塑膠吸管」替換成「紙吸管」,那麼雖然並非毫無效果與意義,但是否真的最終能打成環保的減量呢?

當然這次環保署的相關政策,並不是只停留在此--環保署並沒有只提倡不用塑膠袋,而忽略選用含柔珠產品的危害,實際上從今年七月起,臺灣禁售含塑膠微粒的洗卸6大類商品 。

而關於垃圾減量,除了全球通用的 3R外,也可從 6R 的角度去檢視與思索。
Reduce:減少丟棄之垃圾量
Reuse:重複使用容器或產品
Repair:重視維修保養,延長物品使用壽命
Refuse:拒用無環保觀念產品
Recycle:回收使用再生產品
Recovery :(再生)指改變原料形態或其他物質結合,供作為材料、燃料、肥料、飼料、填料、土壤改良等用途,使再生資源產生功用之行為。

製造的迴圈與設計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要限塑?

要解決塑膠製品成為海洋垃圾的危害,第一種角度就是這篇文章多數篇幅提到的減量方案,另外一個角度在於讓塑膠產品擁有一個封閉迴圈--簡單來說,就是不讓塑膠跑到海中,廢棄物離開這個系統之後,會重新以再生資源的形式重新進入,在設計時便賦予產品能重獲新生的配套方案。

這個一來需要垃圾處理與回收狀況、制度的改善,如此一來,其實在產品本身的設計也有需要衡量相關事宜的地方--比方說未染色的透明塑膠對回收業者來說會比染色的塑膠相較有價值。

限塑政策本身來說是一個有意義的開始,然而不能只著眼於此,真正建立 Reduce 跟 Reuse 的習慣以及改善回收更是重要。對於消費者而言,試想倘若為了一時「配合政策」、「環保」而購買一些環保產品,卻沒有時常使用,藉機建立起「環保行為」,豈不是變成更多的耗能、更多的浪費嗎?


Reference & Citation

[1] 環保署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檢自 https://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70608113044 (Jun. 20, 2018)

[2] 台灣人一年喝10億杯手搖茶飲!超商找聯名拚客製化。檢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70/3078276 (Jun. 20, 2018)

[3] 財政部財政統計資料庫查詢網站。檢自http://web02.mof.gov.tw/njswww/WebProxy.aspx?sys=100&funid=defjspf2 (Jun. 20, 2018)

[4] 環保政策。檢自 https://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n=39F8C8D4F7210504&sms=BD4B045E08134B9E&s=540C4FA4C75D05D6 (Jun. 20, 2018)

[5] 嚇!台灣一年用165億塑膠袋 環團籲生活減塑。檢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045217 (Jun. 20, 2018)

[6] Dirk Xanthos., & Tony R.Walker. (2017). International policies to reduce plastic marine pollution from single-use plastics (plastic bags and microbeads): A review.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18(1), 17–26

[7] Jenna R. Jambeck et al.(2015). Plastic waste inputs from land into the ocean. Science, 347, 768–771

[8] 臺灣麥當勞永續供應鏈頁面。檢自 http://www.mcdonalds.com.tw/tw/ch/about_us/csr/earth/earth.html (Jun. 20, 2018)

[9] 臺北市環保局資源回收入口網。檢自 https://www.dep-recycl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4F6C1AC0674EFE3C&s=540212AC1587D9DC (Jun. 20, 2018)

本文亦發佈於個人Medium

Published b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